更新时间:2021.11.02
劳动者在怀孕期间能依法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但除劳动者具有重大过错外,单位不能单方面与劳动者解约,并且也不能采用非过失性辞退或者裁员的方式与孕期的劳动者解约。
怀孕期间女方可以提出了离婚。我国《民法典》出于对女性的保护,规定在女方怀孕期间、产后一年内、流产后半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与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情形,不受以上规定约束。这是我国法律对作为弱势群体、处于特殊时
女方怀孕期间可以协商离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除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外,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而协议离婚需双方共同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故可判断,女方怀孕是可提出协议离婚的。
当公司违法解除解除怀孕期间员工劳动合同,有两种维权方案: 1、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 2、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或法院会撤消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会要求用人单位
不会被抓,不涉及刑事上的犯罪,但是担保人需要有效的担保期限内承担担保责任。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里的第三人即担保人,包括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这里的债权人既是
试用期不可以辞退怀孕员工。 依照法律相关法律规定,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
企业的女性职工若是在入职前发现怀孕了,用人单位应当正常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会被辞退。怀孕不属于劳动者必须说明的与合同有关联的情况信息,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怀孕职工享受特殊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辞退怀孕期间的女职工。
辞退怀孕入职员工不合法,但孕妇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除外。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过失性辞退外,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怀孕假期规定有98天。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因此基本产假期为98天,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
无故辞退孕妇赔偿标准。无故辞退孕妇即非合法理由辞退孕妇。具体赔偿标准如下:1、无故辞退孕妇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辞退情形,用人单位应当赔偿孕妇两倍经济补偿金;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