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先进行工伤程度鉴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
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个月内申报工伤,用人单位不申报的,职工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报。社保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后,职工伤情稳定治疗终结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公布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后,依据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试用期间发生工伤,可以进行工伤认定。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如下: 1、工伤认定; 2、劳动能力鉴定; 3、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 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
试用期内工伤待遇标准和正式工一样,主要赔偿有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1、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现在一般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 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直系属、工会组织可以于1年内提出申请。
工作中遇到工伤事故,处理流程:用人单位或者其他劳动者立刻送伤者前往医疗机构治疗;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伤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试用期工伤需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具体等级与赔偿标准,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
现场遇到工伤事故处理流程:将劳动者送往医疗机构治疗,排除其余安全隐患;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资料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遇到工伤事故现场应立即安排救治伤者,排除其余安全隐患。然后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后的一个月内到企业注册地的劳动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试用期职工发生工伤的处理流程: (一)报案。 (二)就诊。 (三)工伤申报。一般由用人单位申报,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 (四)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