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9
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和患者。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医务人员根据情节,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的要件: (一)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二)行为的违法性。 (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四)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如下三个方面:第一,行为人为医疗人员,其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该过失包括失职过失和技术过失。第二,该过失存在损害结果。第三,行为人的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病人伤亡的,才能确定为
1、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机 2、诊治中遇到明知复杂疑难问题不请示或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 3、手术治疗中开错部位、摘错器官、遗留异物在病员体内的 4、因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查对而造成错发、错配、错用药物等等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包括: 1、民事责任,存在医疗事故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行政责任,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 3、刑事责任,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
医疗事故鉴定的结果是医院的过错的,那么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的情况,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住宿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因为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除了上诉的赔偿之外,还可以要求医院赔偿残疾生活补助费,后续康复费用,辅助残疾器具费
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
医疗责任事故有以下具体情形: 1、擅离职守或对急、危重病人借故推诿拖延,贻误诊治和抢救时的; 2、患者家属不予配合,影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 3、当事人拒绝、阻挠尸检,导致对死因判定产生偏差的; 4、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责任包括以下情形: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 3、次要责任。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包括如下: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遇到交通事故处理方式如下: (1)立即停车,打开双闪灯,树立警示标志,以防后车追尾; (2)查看事故损失,并拍照存证; (3)迅速报警或者协商确定事故原因及责任; (4)如果可以协商一致则签订书面的赔偿协议,并保险报案,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则报
医疗事故罪主要表现是: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五十六条第二、三款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严重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