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2
非公有制职务犯罪的种类: 1、职务侵占罪。 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3、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犯国家财产所有权、国家机关正常活动和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 4、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
刑事处罚是指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简称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受贿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一下两类: 1、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
我国《刑法》第163条规定,犯有公司、企业、其他公司人员受贿罪,受贿金额大的,可以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受贿金额大的,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没收财产。
追诉标准需要根据其可能的刑罚来确定时间,立案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为5000元。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2007年11月5日“两高”联合公布的“刑法确定罪名补充规定”中才首次出现的罪名,它是用来替代“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该罪名是刑法第163条的规定,即属于刑法分则第三章破
本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均为直接故意,都有获取非法利益,财物的目的,但两罪在本质上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 1、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两罪在客观方面虽都有利用职务之便的特征,但获取非法利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认定条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该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罪这一罪名,而是规定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关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这一罪名而言,行为人如果主观上具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
非国家工作人员有渎职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两大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依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