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8
我国刑法对国外犯的适用原则有属人管辖原则,即中国公民在国外犯本国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不予追究。保护管辖原则,即外国人在国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
贷款诈骗犯罪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贷款诈骗犯罪的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诈骗贷款的犯罪分子串通并为之提供诈骗贷款帮助的,应以贷款诈骗罪的共犯论处。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
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包括四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是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为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与犯罪性质无关;任何犯罪行为都必然侵害犯罪客体,但不一定都有侵害的对象;犯罪一般是通过侵害犯罪对象来破坏犯罪客体。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是: 1、犯罪对象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与犯罪性质无关; 2、任何犯罪行为都必然侵犯犯罪对象,但不一定有侵犯对象。也就是说,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构成的要件,而犯罪对象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不可或缺的。它只是一些犯罪的必要条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拒绝提供恐怖主义犯罪证据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上表现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达到刑事
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和单位。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包括生产厂家以及销售、运输、管理、教学科研、医疗等部门。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
犯罪的概念: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构成犯罪的,根据法律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应当对其判处刑罚。
自首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法律规定,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自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现,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