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3
公安机关立案应当满足的条件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立案机关管辖。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应当予以立案的,应当及时立案处理;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立案标准的性质: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实事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必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条件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4、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等等。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担如下: (1)人民检察院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必须达到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 (2)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应当对其控诉承担证明责
1、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除了向法院提交借条,另外还要提交转款凭证等证据证明借款已经给付; 2、法院会对形式有瑕疵的“欠条”或者“收条”,结合其他证据认定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同时对现金交付的借贷,可根据交付凭证、支付能力、交易习惯、借贷金额
刑事诉讼法案例起诉的条件如下: 1、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正确; 2、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3、属于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等等。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是对可以进行先行拘留的条件的规定,具体内容是: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犯罪后即时被发觉; 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犯罪; 3、身边或住处发现犯罪证据;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 5、有毁灭、伪
刑事诉讼法关于自诉的规定有: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四条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第二十六条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
规定了被害人因犯罪分子侵犯人身权利,或毁坏财产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因为人身权利受到损害,而导致丧失能力或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对刑事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失,不受理附带民事诉
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拘留的相关规定: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3.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4.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