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3
无法履行合同应按下列标准赔偿: 1、合同中有约定的,按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等违约责任进行赔偿; 2、合同中未约定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达成补充协议或者根据交易习惯、其他条款来确定; 3、依然无法确定的,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赔偿的金额。
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合同,例如不按约定向劳动者及时支付工资的,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则按应付工资的零点五倍到一倍的标准来加付赔偿金给劳动者等。
不要。劳动者不需要履行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包括: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
因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没有约定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
因一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没有约定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
劳动者不必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若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则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对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
因一方违约而无法履行合同的,约定有违约金的,可以按照合同赔偿违约金;没有协议的,赔偿金额应等于违反合同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取得的利益。根据民法典,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造成另一方损失的,其损失赔偿额为
无法履行合同的赔偿方式: 1、违约赔偿损失的范围可以由法律直接规定,也可以由双方约定; 2、如果法律没有特别规定,当事人没有另行约定,应当按照完全赔偿的原则赔偿全部损失; 3、损失赔偿金额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员工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遭遇工伤的话,那么其赔偿也是参照工伤保险赔付标准进行赔偿的。具体而言即按照各省市规定的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进行赔偿。而这部分费用一般是由用人单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