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8
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如果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去当地的劳动局举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合同中价格约定不明的处理方式是: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合同没有规定履行时间是多久,一般可以由当事人协议补充,确认履行期限。若当事人协议不成的,可以按照交易习惯或合同相关条款确认。若还不能确认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合同违约金约定有效的条件分别有: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违约金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
解决方式为,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的地点为: 1、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场所地; 2、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即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3、单位未注册登记的,为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
合同履行地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货地点另有约定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2)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对交付货物地点没有约定的,但依法可以确定的,以法律所确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3)买卖合同的实际
居间合同的履行地的确定如下:如果合同中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无约定的,当事人可协议补充;协商不成的,可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来确定;仍不能确定的,需要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则是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认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方式是:首先,有约定的按照约定的履行地为准;其次,如果没有约定履行地或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接受货币一方为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
首先,如果买卖合同中有约定履行地点的,则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则看合同标的,如果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如果是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
关于“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规则,概括地说是:有约定依约定,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确定规则是: 争议的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
确定买卖合同履行地可以由当事人进行约定,若是合同中没有对此进行约定的,可以协议补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交易的地点可以成为履行地。
对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