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什么时候作出判决,要依据审理程序而定,如果是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内判决,如果是简易程序审理的,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宣判。
行政诉讼判决期限:普通程序审理的,6个月内判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立案之日起45日内宣判;第二审的,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人民法院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前作出裁定并将合议庭组成人员及相
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能判断为行政诉讼: 1、案件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 2、审理的依据是《行政诉讼法》; 3、法院实行合议制; 4、当事人缴纳了提起行政诉讼是的案件费用等。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确有错误的; (二)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行政诉讼的进行程序是: 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复印件; 2、人民法院审查立案,起诉状复印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3、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理,人数应为三人以上; 4
能。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理,并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处罚。
行政诉讼能判决行政行为违法。如果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者具有行政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等情形的,法院可以不撤销行政行为,而是作出确认违法的判决。
能。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理,并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有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处罚。
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有:行政行为正确无误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行政行为有错误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提起行政诉讼的办法: 1、行政相对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2、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3、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4、通过审理并作出判决。
行政诉讼的判决,在判决生效后就能执行,如果当事人拒不履行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法院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要求其履行。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提出的行政诉讼上诉立案后,一般三个月内会判决。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的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要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而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则由最高院批准延长。
一、一般来说,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要经过以下程序: (1)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作出; (2)告诫; (3)陈述和申辩; (4)制作执行决定书; (5)送达; (6)采取各种强制执行方式; (7)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