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1
约定违约金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对违约金的适用和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约定。 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
合同可以不约定违约金。合同并不是必须要规定好违约金的比例,即使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合同也是有效的。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按照违约方实际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分期付款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可以要求赔偿。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协商:买卖双方能够协商具体的违约赔偿金额最好。一是起诉:双方不能对违约赔偿金额协商一致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订立分期付款合同没约定违约金的也可以要求赔偿。如果一方违约或者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赔偿。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违约责任或者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交易习惯等因素来确定;如果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可以视情况请求违约方承担修理、重作、减少价
当事人依然可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要求违约一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相应的利息作为补偿,利息的计算标准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支付违约金并不一定会解除合同,合同的解除虽然也是基于违约事实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但它和支付违约金不同,并不属于违约责任方式,而仅仅是合同违约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对于迟延履行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守约方仍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其他违约行为
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也可以要求赔偿。当事人可以协商订立关于违约金的补充协议;协商不成的,可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来确定违约责任;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的性质、及损失的大小,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等违约责任。
合同没约定违约金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也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只是不能要求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而已。对于其违约所造成的包括可得利益在内的损失,违约方都应当赔偿其损失。 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合同一般可以单方解除
合同中违约金与定金是不可以同时索赔的,并且违约金的比例不能超过30%。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的条款。
合同当然可以约定违约金。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违约金赔偿多少由当事人在合同中自行约定。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合同违约金实际损失30%是以损失为基数的,而不是“合同标的金额”。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而可以要求予以调整)。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违约金最高约定不应超过损失的30%。
一般情况下,双方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要按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按当事人的请求增加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按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当事人迟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