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劳动纠纷发生时劳动者可以这样维权:调解,用人单位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工会代表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仲裁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
单位处理劳动纠纷的方法:与劳动者协商;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他。
退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选择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1、协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 2、调解:可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调解。 3、仲裁:也可以向县(区)市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
劳动工伤纠纷的解决方法: 1、双方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自愿申请调解委员会调解。 3、仲裁解决。可自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
用人单位没签劳动合同也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先与其协商支付并且要求补签劳动合同;协商不成的,可以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然后通过仲裁讨薪;也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等方法维权。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签了劳动合同没交社保,劳动者可以先与公司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必要。用人单位虽然办理了入职手续,但签订劳动合同是非常有必要的,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证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为,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同一裁决,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并案审理,双方当事人互为原告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职工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反映要求赔偿双倍工资,如果协商不一致的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