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0
个人经营是不能构成职务侵占,个体工商户不属于职务侵占的主体。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对于个人经营的行为,一般不涉及职务侵占,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发现职务侵占行为的,当事人可以在实际经营地报案。实际经营地一般是职务侵占的犯罪地,而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但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职务侵占罪的报案地点应该是犯罪行为发生地或者实际取得侵占财产地,如果实际经营地符合此条件可以在实际经营地报案。
合伙经营有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主要是看当事人在非国家单位是否有担任相应职务,并利用职务便利进行侵占的事实。所以,是不是合伙人,不是做判断的主要依据。
个人经营职务侵占需要结合行为人侵占的财物数额来确定处罚的标准,如果是行为人实施的职务侵占行为所涉及到的犯罪数额达到了法定的立案标准时,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二)社会捐助公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271条规定,构成本罪必须是侵占“数额较大”。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201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1款规定,是指数额在1
职务侵犯罪是经济犯罪。经济犯罪是指,在商品经济的运行领域中,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严重侵犯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职务犯罪就是其中的一种。而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职务侵占是否立案,由公安机关根据案件事实、情节进行判断。职务侵占如果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存在职务侵占行为,或者职务侵占行为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不予立案。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将原因书面告知控告人。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