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超过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因为诉讼时效过期之后当事人依旧拥有诉讼权,失去的只是案件的胜诉权。即使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再保护其权利。当事人仍有实体权利,即有接受该权利履行的权利,该实体权利并没有丧失。 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1、须有请求权
1、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该条解释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对于债务人的范围可能会出现争议。 2、对超过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过不一定会输。因为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法院应审理实体纠纷,依此可以胜诉。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有: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
诉讼时效抗辩权是私权利,是否行使属于抗辩权人自由行为的范畴,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主张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
过了诉讼时效不能上诉。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
债权过了诉讼时效的,债权人一般只能通过协商、调解等自力救济的方式来实现其债权。因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在诉讼中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一)自愿履行。对时效已过之债权,债务人自愿做出给付的,不受法律的禁止。 (二)承认债务。如果责务人明确承诺将履行“已过时效”之债务,无论何种方式,均构成对原债务(权)的承认。 (三)抵销。在抵销中,为抵销的债权,即债务人的债权,称为主(自
债务已过诉讼时效: (1)起诉法院要求偿还。诉讼时效期满。债权人只失去胜诉权,但债权人本身的实体权利没有丧失,债权始终存在。债务人虽然可以拒绝履行义务,但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只存在障碍,但权利本身和请求权并没有被消灭。因此,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
(1)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还款。 诉讼时效期满。债权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但是债权人自身的实体权利并未丧失,债权始终存在,债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但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因此,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
1、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的,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3、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
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协商,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 2、在超过诉讼时效后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 3、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