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5
在上诉、抗诉期满前撤回上诉、抗诉的,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在上诉、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在上诉、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二审法院裁定准许的,判决、裁定应当自第二审裁定书送达上诉人或者抗诉机关之日起生效。
撤诉后,未解决纠纷的,可以再次起诉。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如果是离婚案件,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起诉重婚罪后是否可以撤诉分两种情况: 1、如果是由检察机关提起的重婚罪诉讼,则属于公诉案件,作为婚姻受害方的当事人无资格提出撤诉; 2、如果是由婚姻受害人自己提起的重婚罪指控,则属于自诉案件,受害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撤诉。
起诉后又撤诉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撤诉后,如果纠纷还没有解决,可以再次起诉。起诉没有时间间隔限制,即法院裁定准许撤诉后,即可以再次起诉。但是,对于离婚案件,撤诉后,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起诉的,法院将不予受理。 起诉的条件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起诉后和解可以撤诉。自诉人可以在宣布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者撤回自诉。自诉人要求撤诉的,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自愿的,应当允许;经审查,自诉人被迫威胁,不是自愿的,不得允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撤回执行申请后,可以重新申请执行。如果申请人在撤销执行申请时没有明确放弃实体权利,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再次申请执行,法院应当立案执行。申请执行权是法律赋予申请人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这种程序性权利可以赋予其较大的自由支配权,即可以允许申请人申请
起诉后还可以撤回。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具体如下: 1、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 2、诉讼
1、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七项的规定不予受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七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申请撤诉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
起诉之后可以撤回,在案件宣判前原告都可以申请撤诉,但是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撤回上诉与撤回起诉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撤回上诉只能发生在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既可以发生在一审程序中,也可以发生在二审程序中。 2、引发的效果不同,如果只有一方上诉并撤回的,二审程序终止,一审判决书、裁定书将生效。如果是撤回起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