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认定为无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除外)。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 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所以,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了纯获利益的合同,那么也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只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才有效。
民法总则对于民事行为能力作了如下规定: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
民事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的规定。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
民事法律行为是取得民事权利的重要方式,在《合同法》《物权法》《亲属法》《继承法》等法律中发挥着“基础规范”的重要作用。《民法总则》对关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会对民法分则的编修产生重要影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独立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其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进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即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
《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法律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外还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方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订立合同,但是其订立的合同不一定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分为三种情况: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的合同,该合同合法有效。例如签订赠与合同约定他人将财产无条件赠与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