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2
《民法典》规定遗赠抚养协议属于双方法律行为,遗赠抚养协议构成要件是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赠属于单方、无偿的法律行为。
遗嘱或赠与合同满足下列条件则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在法律效力上,遗嘱与遗赠的效力是相同的,因为立遗嘱人要么在遗嘱中确定遗嘱继承,要么在遗嘱中确定遗赠。如果在遗嘱中,既确定遗嘱继承,又确定遗赠,则立遗嘱人会对自己的数项财产进行分配,作不同安排。当然,立遗嘱人也可能对同一财产作安排,让遗嘱继承
当然是遗嘱(继承)优先如在同一文本上,两者发生冲突,可将遗赠视力为是一种合同行为(赠与合同),并且是实践性的,也就是交付生效的,只写在遗嘱里而并未交付财产,合同没有生效。遗嘱(你应该说的是关于遗嘱继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规定: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 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按协
因为遗嘱是要死后才履行,稳定性差,遗赠扶养协议成立就履行。比如说,已经履行中的遗赠扶养协议,又有人拿出新遗嘱,没有其他合理事由,无法认定遗赠扶养协议无效啊,只能继续。
既有遗嘱又有遗赠扶养协议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按遗赠扶养协议处理,与遗赠扶养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一份生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必须要符合以下这六个要件: 第一、遗赠人必须要有遗嘱能力,即自然人依据法律规定享有的设立遗嘱,以依法自由处分其财产的行为能力; 第二、遗赠人必须为没有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第三、遗赠
遗赠协议如果是遗赠扶养协议的话,就算协议在遗嘱订立之前就已经签订了,其仍然具有优先的效力。但是如果遗赠协议并不属于遗赠扶养协议,而是一般的遗赠协议的话,就要看协议以及遗嘱的具体签订时间。如果协议是在遗嘱订立之后才签订的,二者发生冲突的话,就
根据继承法,遗赠扶养协议是由被继承人与扶养人签订的。法律并没有限定扶养人的范围,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甚至是集体所有制组织,都可以作为扶养人。换句话说,遗赠扶养协议需要被扶养人,也就是被继承人签字,还需要扶养人,也就是实际履行扶养义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