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1
达到以下标准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才能立案: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导致乙类、丙类传染病流行的;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造成人员死亡或者残疾的;因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后果严重的,既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既遂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是指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播染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应当追究的刑事责任: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
妨害动植物防疫罪的刑事责任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等。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
妨害司法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各种方法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诉讼活动,破坏国家司法权的行使,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打击报复证人罪、扰乱法庭秩序罪、窝藏、包庇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拒不执行判决、裁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具有表现形式有: 1、对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地区或者突发传染病病人,未按照预防或者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不当,造成传染范围扩大或者疫情、灾情加重的; 2、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别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灾情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构成特征有:1.主体要件: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是过失;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表现形式有: (一)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三)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管医学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构成要件具体规定为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客观方而表现为从事传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为过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成立条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二)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三)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1、本罪的主体为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2、本罪在主观方面是过失;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4、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相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的具体规定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流行,情节严重; 3、本罪主体,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