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3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财政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国家财政经济管理活动,危害国计民生,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是中国刑法中的一种类罪。主要特征是: (1)犯罪客体是国家的财政经济管理制度。这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本质特征。
妨碍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会拘留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1、道德和
(一)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概念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
妨害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公共行车秩序的处罚如下: 一、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二、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对首要分子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五条规定,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法定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的,情节严重的行为。 严厉打击这项犯罪活动将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刑罚执行活动中的正确实施,维
根据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相关罪名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包括聚众导致社会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或者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的行为;或者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的都属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另一方面
我国刑法第六章第一节规定的所有罪名,都是扰乱公共秩序罪。其中,妨害公务罪的标准是,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止、妨碍国家公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标准是,犯罪分子煽动群众,致使群众采取暴力方式抗拒法律、法规的实施;招摇撞骗罪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夫妻债务纠纷案件的最新司法解释。根据该项司法解释,我国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从单项考虑债务是否存在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演变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共债共签原则。夫妻共同债务的共债共签原则,就是指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