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6
实践中,对劳动合同效力的确认,应当由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所谓的确认之诉,是指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之诉。确认之诉有肯定确认之诉和否定确认之
解除合同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
主合同无效从合同也是无效的。从合同的主要特点在于其附属性,即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并生效为前提。 主合同和从合同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1、主合同不能成立,从合同就不能有效成立; 2、主合同转让,从合同也不能单独存在; 3、主合同被
满足以下条件的合同合法: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合同合法性的确定是: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2、审查合同形式是否合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4、审查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
法院判定合同内容有效的方式: 1、合同主体适格。即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内容及形式不违反法律规定; 3、意思表示真实。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合同的合法性: 1、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2、审查合同形式是否合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 4、审查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
具备下列条件的合同有效: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
合同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就是有效的合同: 1、该合同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平等真实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所签订的; 2、该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该合同本身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
判断合同效力是满足下列条件的合同有效:制定合同的主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制定合同的主体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法律规定的其他有效条件等。
满足以下条件的,合同有效: 1、合同主体适格,即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达成合意; 3、合同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
只要是双方(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真实的意愿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