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工伤期间工资准确的说应该是停工留薪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
职工在工伤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应当和原来的工资水平一样,职工因为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可以申请停工留薪。 但是停工留薪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因为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疫情期间的工资一般会正常发放,受疫情的影响时,会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发放: 1、疫情期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员工工资怎么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
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因为工作负伤或者是患职业病的,应该享受工伤医疗的待遇。职工因为工伤住院的,一般由所在单位,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百分之七十发给医院。经过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并报经办机构批准之后,到统筹区外就医的,所需要的交通、住宿费用都由单
工伤职工在住院期间的工资由所在单位按月照常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期间工资由所在单位按月发放。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进行支付,停工留薪期最长为12个月,情况特殊可以延长12个月。
用人单位要保障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工资待遇不变,相应工资待遇仍然要按月发放。停工留薪期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延长时间也不得超过12个月。值得说一下的是,一些工厂企业加班情况比较严重,但是总有一种标准
我国有关工伤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职工工伤期间的收入保障,职工工伤期间的收入不能减少。相关法律还明确规定,职工因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需要停职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职期间原工资和福利不变,由所在单位支付。所以在工伤期间,劳动者的工资是由用人单位进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必须由所在用人单位按月发放。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期间,员工依法享有国家工伤医疗待遇。具体发放标准如下:1、员工原薪资不变、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薪资由所在单位按规定期发放。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发放标准为:一级伤残则应支付本人24个月工资;二级伤残支付本人22个月工资;三级伤残支付本人20
工伤期间有工资,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