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是: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
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 1、人民法院对于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缺乏证据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又未能收集到必要的证据,或者被告人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案件,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 2、人民法院受理案
驳回起诉的后果是法院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拒绝审理而予以驳回,是由于当事人的起诉不符合民诉法的起诉条件的规定。对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会受理。如果法院驳回起诉是因为证据不足或者是资料不齐全的话,可以把相关的证据
驳回起诉裁定的规定如下: 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没有明确的被告; 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5、不属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 6、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依据程序法的规定,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和法院的立案条件而裁定予以驳回的行为。之后原告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就可以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驳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如下: 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没有明确的被告。 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5、不属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
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如果对一审法院的“驳回起诉裁定”不服,可以就该裁定上诉。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说明法院驳回起诉后还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 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没有明确的被告; 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5、不属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 6、判决、裁定已经发生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 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3、没有明确的被告; 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5、不属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 6、判决、裁定已经发生
驳回起诉的法条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裁定驳回起诉和判决驳回起诉的区别如下: 1、适用法律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程序法;而驳回诉讼请求既可适用程序法,又可适用实体法; 2、适用的诉讼主体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的诉讼主体是单一的,而驳回诉讼请求适用的主体是多元的; 3、采用的裁判形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