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9
追诉时效的参照标准是根据行为人具体犯行情节确定相应量刑幅度后的法定最高刑,而非实际的宣告刑,更非行为人所涉及罪名的法定最高刑。也就是说,是指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判定应当适用的刑法条款与相应的量刑幅度,按其法定最高刑来计算追诉期限。
审查起诉期限应自人民检察院收到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之日起计算,一般为一个月,案情重大或者案件情况复杂在一个月内不能办结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的审查期限。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办结案件,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办结的
民事诉讼的期限应当是从立案之日起计算,法律规定如果案件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要延长的,经过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如果案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 1、最高刑不超过5年有期徒刑的,在5年之内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期满后不再追究。 2、最高刑不超过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再追究。 3、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2014年修正的我国行政诉讼法之规定,对第一审法院作出的裁定不服的,有权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所以,对一审裁定不服的,一定要在上诉期内上诉,否则,逾期不提起上诉的,则第一审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了。
犯罪追诉期限这样计算: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刑事诉讼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刑事追诉期限的计算方式:从犯罪之日起开始计算,但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恶热如果犯罪分子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则前罪的追诉期从犯后罪之日起开始计算。
行政诉讼的再审期限,是六个月,一般从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开始计算;当事人如果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就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的六个月内,依法提出申诉,即再审的申请。
上诉期15天,主要是指天数,而不是工作日。如果第一审案件宣判后,15天的上诉期的最后一天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行政诉讼申诉的期限,即再审的期限,一般是从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开始计算。如果当事人认为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在上述法律文书生效后的六个月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