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1
离婚财产分割有六种情形: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则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 2、夫妻书面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
离婚婚后财产一般是夫妻共同财产。共同财产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离婚财产分割的方式如下: 一、约定分割。如果夫妻双方对于财产的归属有约定的,可以按照夫妻双方的约定处理财产。 二、协议分割。夫妻离婚时可以自行协商财产如何分割。 三、诉讼分割。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财产如何分割的,则可以起诉至法院,由法院
口头约定婚后财产分配是无效的。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1、口头形式的财产约定,双方都认可才行。 2、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3、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离婚又复婚财产分割协议仍有效。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为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以后被分割的财产归个权利人所有,成为各方的个人财产。
离婚协议书上的财产分割是以双方协议离婚为前提的。若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那么,离婚协议书就发生效力,其中的财产分割的协议内容就对双方产生约束力;但双方未能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的情况下,该离婚协议并没有生效,对夫妻双方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是有效的,只要签订财产分割协议的行为是二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夫妻双方在签订协议时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签订后有经过双方签字确认,注明日期,那么该协议就会依法
目前我国对于不离婚但是在婚姻存续期间制定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禁止性规定,而夫妻财产分割协议本质上是一种合同,因此只要满足合同成立的要件即可有效成立。即合同签订的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自愿订立该财产分割协议,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也不得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