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0
认定敲诈勒索需要的证据有: 1、需要证明对方使用某种手段或方法所要财物,让自己感到恐惧和害怕,如:保留的电话录音,含有敲诈勒索内容的图像以及语音信息,录像,短信,邮件等; 2、寻找知情人,搜集相关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行为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达到一定额度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法条中规定了两个幅度的量刑,但是具体的量刑标准,需要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考察敲诈勒索案件中具体的诈骗金额。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敲诈勒索两千元以上就可立案。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应当被
刑法修正案(七)已经将偷税罪罪名改称为逃税罪。逃税罪与偷税罪主要有三个区别: 1、犯罪手段不同; 2、追诉标准中的数额不同; 3、对主动消除违法后果的处理不同。 具体而言,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
窝藏罪与包庇罪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分别为: 1、定义不同,对明知犯罪的人但仍然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还帮助其逃匿的构成窝藏罪;对明知犯罪的人但仍然作假证明给以包庇构成包庇罪; 2、客观表现不同,窝藏罪客观上表现为为罪犯提供隐蔽处所或用金
一般情况下,单是索赔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因此索赔过度不属于敲诈。敲诈勒索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 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入室盗窃属于盗窃罪,凡是出现入室盗窃的行为,就会一律认定为盗窃罪,所以在法律上并不存在入室盗窃罪的说法,入室盗窃仅仅是盗窃犯罪中的一种形式而已,它是一种常见的盗窃形式,是指盗窃者进入房间,秘密窃取把他人的财物或公共财物占为
合同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实施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诈骗罪是指,行为人采用欺骗手段,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首先,这两者保护的法益存在区别,合同诈骗罪侧重于保护市场经济秩序,诈骗罪保护的
盗用和冒用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姓名权盗用是在当事人不允许的情况下,利用他人的姓名获得自己的利益,而冒用是直接冒用他人的姓名做一些事情; 2、目的不同:姓名权盗用一般情况的目的,是获得自己的商业利润,而盗用的目的并不限于活动利润,可能
借据和借条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两种的说法不同而已。无论是借条还是借据,都是表明借贷双方在借贷行为发生时,债务人向债权人以书面形式出具的有效债权凭证。借据和借条一般比较常用于个人或者单位向个人或者单位借贷现金、财物的时候所写的一种凭证。“
酒驾和醉驾的区别有: 1、两者的概念不同。醉驾,指的是驾驶人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意志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即为醉驾。而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视为酒后驾
债券和股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者的经济利益关系不相同;2、两种风险性不同。债券是一般的投资对象,它的交易转让周转率比股票相对较低,而股票不仅是投资对象,也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投资对象,交易转让的周转率较高,价格变动幅度大,安全性低
抢夺罪和抢劫罪的区别有以下四点,分别是: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抢劫罪的客体即包括人身权也包括公私财产所有权; 2、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