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9
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有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 3、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4、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5、确认调解协议案件。 6、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民事特别程序可以再审。根据法律规定,对已生效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和按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以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其中并没有规定按照特别审理的案件不得申请再审。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特别程序包括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缺席审判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等程序。
只有刑事诉讼才有速裁程序。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的区别为: 1、审判形式不同,简易程序可以组成合议庭也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判;速裁程序只能由审判员独任审判。 2、简易程序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速裁程序的应当当庭宣判。 3、审
民事诉讼法中起诉的程序是: 1.提交起诉书; 2.提交举证所需材料; 3.填写证据清单; 4.立案庭决定是否立案; 5.预交费用; 6.法院排期开庭。
民事诉讼法中起诉程序的相关规定是:起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四个条件,法院才会受理;当事人一般需要提交书面起诉状,书面起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法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三)当事人对案件适用法律没有争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人民检察院提出的
民事诉讼程序的起诉程序有: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法律规定: 1.开庭审理时,审判长要核对当事人、诉讼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等。 2.法庭调查。 3.法庭辩论。 4.合议庭评议。
民事诉讼程序怎样符合法律规定: 一、 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二、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民事诉讼中,非诉程序的种类有: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1)法院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不予受理,该不予受理属于程序性问题,故应当用裁定作出。 (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3)驳回起诉。 (4)保全和先予执行。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
申请笔迹鉴定的程序: 1、由一方当事人在举证期前向法院提起申请; 2、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确定提供鉴定的样本; 3、由双方协商选定或摇号选定鉴定机构; 4、鉴定机构接收后鉴定申诉后,凭借自己专业技术及依法做出鉴定意见; 5、双方当事收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