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7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支付经济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合同期满合同终止是指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合同关系客观上不复存在。 合同终止仅使合同关系发生将来消灭的效力,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因此不
孕妇解除劳动合同除过失性辞退或者自己提出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若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违法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双倍赔偿金。
试用期解除合同的经济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间与劳动者解除合同,如果劳动者具有不符合其录取条件等情形的,单位不需要赔偿该劳动者;但如果劳动者是被违法辞退的,则有赔偿,单位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支付给劳动者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 如果哺乳期内劳动者提出辞职,或者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而被辞退,将无法得到经济补偿金。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需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哺乳期的女职工支付赔偿金。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如果解除则属于违法解除需要支付赔偿金。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
解除无固定期合同的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补偿金的,一般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给其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给其半个月的经济补偿。
1、领取失业保险金要具备法定条件,依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
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属无效行为,无效法律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 1、如果被辞退员工不同意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可主
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处理办法如下: 1、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实际上已经结束劳动关系了,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出具劳动关系终止的证明; 3、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又不再具备履行合同条件的,
1、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