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6
安全轻伤的认定: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如果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伤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构成不报安全事故罪的条件有:主体是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该罪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体是国家对安全事故的管理制度;客观上行为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安全事故认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具体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有: 1、所侵害的利益客体不同: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
严重醉驾,放任危害结果发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指出,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
车祸涉及危害公共安全罪。因为车祸如果导致一人死亡或三人重伤,行为人负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财产的安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判刑如下: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罪只打击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若不仅携带了还进行了使用,则携带行为被使用行为所吸收,该使用行为不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量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关于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侵害不特定人人身安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判刑如下: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只打击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若不仅携带了还进行了使用,则携带行为被使用行为所吸收,该使用行为不属于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行为人携带爆炸物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虽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但拒不交出的,构成本罪。 行为人携带爆炸物的数量达到最低数量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以不按犯罪处罚。
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是指非法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等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