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制假售假,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制假售假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以下构成要件的,就认定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即
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即构成犯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对于商标侵权犯罪,应这样处罚:行为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案标准为: (一)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商标抢注售卖行为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抢注商标后高价出售违法,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 恶意抢注目的在于不法售卖,认定以售卖商标为目的的恶意滋扰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恶意抢注行为的非法成本。
假冒注册商标罪构成要件: 1、该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和单位。 2、该罪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3、该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4、该罪的客观方面为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假冒
使用类似商标标识构成商标侵权的处罚标准通常都是责令停止侵权行为,由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的企业直接进行行政处罚,一般就是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直接吊销营业执照的,然后在工商部门的调解下,向被侵权方履行赔偿责任。
侵犯商标权的处罚方式: 1、由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及主要作案工具、行政罚款等处罚; 2、构成犯罪的,则由审理的人人民法院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其他处罚方式。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被起诉的认定标准如下: 1、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单位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违法经营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 3、假冒他人驰名商标或者人用药品商标的; 4、不符合上述金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
发票犯罪是一个统称罪名,以以下两个犯罪为例,虚开税款数额1万元以上的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以上的,应当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定罪处罚;虚开上述发票以外的其他普通发票的,虚开金额累计
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及国家其他有关机关的正常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主体为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为故意的构成商检徇私舞弊罪。
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条件是: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