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8
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调解民事案件,及时解决纠纷,保障和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节约司法资源,结合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
继承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继承法》于2021年1月1日失效,其相关内容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有体现: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再婚夫妻婚前房产一般属于个人财产,配偶可以通过遗嘱继承或者通过法定继承。如果是夫妻共同财产,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1)配偶。已经离婚或非法同居,其男女双方都不具有配偶资格,因而没有互相继承的权利。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
房产继承是指按照《继承法》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房产继承应先到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手续,再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关于房产继承有两种,一是遗嘱继承,二是法定继承,如果死者生前没有留有遗嘱就要按照法定继承来办
房地产继承的法律问题如下: 1、继承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 2、继承遗产的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 3、继承人依法取得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或者是依法可以继承的其它合法财产权益。
同居关系不适用法定继承,因为未婚同居者之间不是合法的婚姻关系,自然也不是法律上规定的享有法定继承权的,但是如果死亡一方在生前定立了遗嘱将遗产分配给同居者继承,那么就享有继承权。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留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法定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事实扶养关系一般不继承。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人可通过遗嘱继承,如在此范围外,当事人原则上是无权继承的。但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
交通事故赔偿调解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支持调解应当中立、公正评判、提出客观建议。调解成功的,应当签订调解协议。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
免除民事处罚的条件是: 1、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 2、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 3、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 4、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