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9
附加税包括城市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为计税依据,与增值税同时缴纳。教育费的附加税率为3%,城建税根据地区的不同被分为三个档次的税率为7%、5%、1%。地方教育附加为2%。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学历教育期间按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执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大病
1、上一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一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3、因上一年度终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样;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
我国法律规定,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全面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的,适用税率为5%;超过30000至9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0%;超过90000至30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20%;超过3000
2019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变为5000元/月,高于这个额度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目前我国施行的是分级税率,收入分为7级,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对应的各级税率不同,分别为3%、10%、20%、25%、30%、35%、45%,每月的速
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的工资和薪酬所得,应该减去费用5000元、专项扣除等依法确定的扣除额,作为应税所得款额。根据个人所得税率表,应纳税额按月折算计算,不扣除附加扣除费用。比如甲每月工资是150000元,在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 每月工资预扣预缴,采用全年累计预扣预缴方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1、上一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一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3、因上一年度终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样;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2020个税
我们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
202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经营所得税率表如下: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不超过30000元的5 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 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 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