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6
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此次意见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
工伤保险政策: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劳动者不缴纳;经过工伤认定的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按《工伤保险条例》支付工伤赔偿项目;其他。
工伤保险政策如下: 1、待遇构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
这次双减政策,它是不是为了突然打击某个行业的,而是有一个事情发展的脉络的。虽然文件上说双减政策是为了给这个中小学生减轻负担,为了整治课外教育市场的乱象。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
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双减”政策的严肃性在近期的执行力度上可见一斑。“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针对学科教育,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双减”直接限制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模,缩减了其进行课外
1、停工留薪期期间(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应按原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工伤医疗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超过24个月。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
交通事故工伤双重赔偿有: 1、在上下班途中,因发生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在赔偿的责任上属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相竞合; 2、公民遭受人身损害,可以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租床被费
劳动者因第三人原因造成工伤事故的,可以同时享受工伤赔偿和侵权赔偿。因发生非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在赔偿的责任上属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相竞合。
工伤双重赔偿范围是工伤是由第三方造成的。如果是属于职工所在单位的责任,则工伤职工应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的福利待遇,但是不能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的赔偿。如果劳动者受到了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导致的,则第三人是不能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21号)文件精神,凡申请奖励扶助的人员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方可纳入奖励扶助对象的范围。 (1)本人及配偶都是
工伤有以下赔偿: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劳动能力鉴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其他。
工伤赔偿标准有: 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