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0
被继承人有多份遗嘱,内容相冲突的,以最终遗嘱为准。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遗嘱。遗嘱立出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撤回遗嘱相关内容。有几份遗嘱,内容相冲突的,以最终遗嘱为准。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
当事人立遗嘱,没有房产证的,不可以申请公证,因为进行遗嘱公证时,是需要向公证机关提供相应房产证的。虽然不能进行公证,但如果遗嘱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内容和形式合法的,在立遗嘱人死亡后,该遗嘱就生效,其继承人可以按照遗嘱进行继承。
遗产继承公证流程: 1、当事人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 2、公证机构依法审查申请材料; 3、经审查通过的,由公证机构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当事人立遗嘱,进行公证的,费用如下: 1.办理遗嘱公证,每件收费150—200元; 2.确认遗嘱效力,每件收费200—300元; 3.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 4.保管遗产,由双方协商收费。
遗产被分割后继承人需要在一定限度内偿还债务,主要是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
(一)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二)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三)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的,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 (四)自
有遗嘱还能继承,但是只有遗嘱中指定的人才拥有继承权。若是出现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等相关的情形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人对有关部分享有继承权。
放弃遗嘱继承后不一定还能继承。遗产处理前或者在诉讼进行中,遗嘱继承人对放弃遗嘱继承表示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其放弃继承权的行为。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其放弃遗嘱继承后又反悔的,依法不予承认。
遗嘱继承并不都属于个人财产,如果是发生在婚姻存续期内,遗嘱没有明确给个人的,就应该算夫妻共同财产。当然,遗嘱中指明遗产归子女一方所有,则算个人财产。判定共同财产主要看财产发生的时间,在婚后的收入都应该是夫妻共有。
写遗嘱不公证是否有效:遗嘱不需要公证也能发生法律效力,公证只是加强了遗嘱的效力,只要遗嘱是被继承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不是自书遗嘱,符合了要式条件就发生效力。
父母立遗嘱需要不需要公证,由父母决定,法律并未规定遗嘱必须做公证。 公证遗嘱是遗嘱的一种形式。根据民法典的新规定,公证遗嘱不再具有高于其他遗嘱的效力。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除此之外,遗嘱还可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