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5
开车肇事逃逸的后果如下: (1)因逃逸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逃逸一方负事故全部责任; (2)对逃逸的当事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因逃逸致使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构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欺诈要负的民事责任有: 1、赔偿责任,实施欺诈行为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2、返还财产,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
合同欺诈要负以下民事责任: 1、赔偿责任,实施欺诈行为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2、返还财产,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欺诈的法律定义:欺诈是指行为人故意欺骗他人,使其陷于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而为意思表示之行为。若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交通肇事逃逸后果如下: (1)损害赔偿重; (2)行政处罚重; (3)刑事责任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
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如下: 1.责任认定。肇事车辆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肇事车辆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2.损害赔偿。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是:主观目的不同;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欺诈的法律后果不同;欺诈适用法律不同。
骗取失业金有下列法律后果: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罚款。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是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典当行为中的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区别: 1、客观方面,民事欺诈的行为人,一般无需假冒合法身份;刑事诈骗则出于骗取钱财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训冒充合法身份。 2、造成的法律后果,民事欺诈行为可以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刑事诈骗行为本身而言,不产生任何法
立功后的法律后果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嫌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