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离婚诉讼中常见的误区有: 1、父母离婚,会直接导致抚养权、监护权、探望权丧失; 2、先提出离婚的,人民法院会据此作出对原告的不利判决; 3、共同债务纠纷,只要一方不知情,就可以不偿还; 4、离婚诉讼中常见的其他误区。
常见的劳动诉讼证据种类范围:追索劳动报酬的举证内容;因涉及企业开除、除名、辞职、退工而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内容;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引起的劳动争议的举证内容;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的举证内容;其他。
离婚诉讼有如下常见的顾虑: 1、担心自己首先提出离婚,人民法院会作出不利判决; 2、担心另一方不同意离婚,人民法院会作出不准离婚的判决; 3、担心另一方存在转移财产、伪造债务等行为; 4、其他顾虑。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安司法机关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并且应当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两者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排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或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需要两个要素,即法定期限和权利继续不行使的事实状态;排斥期限只需要一个要素,即法定期限; 3、法律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如下: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除斥期间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
民事担保人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从权利受到损害之那天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会再进行保护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 3、价值取向不同。设置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的主要区别有: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或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需要两个要素,即法定期限和权利继续不行使的事实状态,排斥期限只需要一个要素,即法定期限; 3、法律
离婚诉讼常见的顾虑如下: 1、担心对方隐匿财产; 2、担心对方造假债务; 3、担心子女抚养问题。 离婚诉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与另一方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
保证期间是一个不变期间。 债权人和保证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自行约定保证期间,如果没有约定,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日起六个月。 另外,如果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日
保证期间是指根据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主债务期满后,保证人给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期限。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