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指令再审后能再次申请再审。民事案件经过一审二审,高院指令再审,中院再审维持原判,但原判决仍有误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再审。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了的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发现确实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该提交审判委员
终结审查再审申请意思就是不能申请了。终结再审应该指的是再审程序已经结束。再审结束之后,应该还有一道程序就是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在民事诉讼中申请再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救济措施,法院受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就会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案件的再审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依据上述法律
终审判决后,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申请再审的流程是: 1.对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应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 2.对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民事裁定不服申请再审的,应向二审人民法院提出。
申请再审后,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会影响二审终审的执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后,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因此,人民法院裁定再审
可以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对于生效的法院民事判决不服的,不管是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都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但是再审申请应该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
实行二审终审制,还有再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 我国采取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是一个独立的审判程序,不是重审程序,但是如果是一审或者二审的判决生效以后,法院发现原先的审判有误,法院可以主动发起审判监督程序,进行
可能是一审判决,也可能是二审判决发生,主要看当事人认为发生错误的生效裁判是几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如果当事人对于生效的法院民事判决不服的,不管是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都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但是再审申请应该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如果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则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
可以的,对一级法院驳回再审申请后,当事人不服可以向其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如经二审法院审查后也认为原判决、裁定正确,当事人又提供不出新的申请再审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将不再处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