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3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的劳动合同的条款所作的修改和增减。劳动合同的变更,包括协议变更和法定变更两种情况: 1、协议变更是指双方当事人必须协商一致,达成协议; 2、法定变更是在法律规定的原因出现时,当事人一方可依法提出变更劳
合同可变更的情形有: 1、当事人协商一致; 2、合同约定变更的原因; 3、情况变更,继续履行合同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变更合同。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本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
(1)变更抚养关系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解决,只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共同利益,就应准许。 (2)父母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一方要求变更子女直接抚养关系的,应当另行起诉。
合同成立的核心要件有: 1、存在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 2、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就合同约定事项达成一致; 4、采用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形式订立合同。
要式合同包括金融机构为贷款人的借款合同;六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保证合同;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等等。
合同终止的条件有: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
合同生效的要件主要包括: 1、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
合同构成的主要要素如下: 1、订立合同的主体,合同的主体可以是双方或多方,所谓订立合同的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既可以是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 2、订立合同必须合法,是指合同的订立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于合同
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定情形有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的;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协商一致的;不可抗力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完全履行的;订立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修改的;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劳动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所在岗位与其职业
1、原已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合同的变更,是改变原合同关系,元原合同关系便无变更的对象,所以,合同变更以原已存在合同关系为前提。 同时,原合同关系若非合法有效,如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追认权人拒绝追认效力未定的合同,也无合同变更的余地。 2
合同可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情形包括:重大误解的合同;被合同的相对方或第三方欺诈订立的合同;被合同的相对方或第三方胁迫订立的合同;以及在不利状态下,订立的显失公平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