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9
集资诈骗罪的法律特点如下: 一、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 二、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 三、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在主观方面是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自然其在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中,是通过行为人预先的利弊权衡与理性计算后付诸实施的,而不是凭一时冲动发生的激情犯罪。这也是判断是否立案的标准之一。集资诈骗罪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
集资诈骗罪常用的手段如下: 1、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 2、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 3、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
(一)集资后携带集资款潜逃的; (二)未将集资款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擅自挥霍、滥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三)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四)向集资者允诺到期支付超过银行同期最高浮动利率50%以上的高回报率的。
非法集资诈骗的方式: 1、通过发行证券、会员卡或债务凭证吸收资金; 2、以民间社会形式非法集资; 3、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的形式非法集资; 4、以发行或变相发行彩票的形式集资; 5、以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6、以果园或庄园开发
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数额较大的处三年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和罚金; 2、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罚金刑或没收财产。
非法集资犯罪包括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有: 1.行为的目的不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包括据为已有、据为单位或者他人所有。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
1、犯罪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 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既可以是为了投资营利,亦可以是购买某物
误会书如果是指谅解书,则诈骗罪案件中的谅解书应当包括因为什么事由,谁对于谁的哪些行为表示谅解等,如果对被害人进行了经济赔偿或者退赃退赔,需要在谅解书中写清,需要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家属签字、加盖手印。
判刑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犯本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之间的有期徒刑,还要处罚金。如果是犯罪数额巨大的话,那么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还要处罚金。
非法集资诈骗罪立案标准如下: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
集资诈骗罪的法律特点有: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是以集资的名义进行诈骗;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集资诈骗罪的受害对象不是单独少数的。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