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9
对于借款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法院在审理中是否应当认定其效力,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 持肯定意见的认为,法律并未明确禁止在借贷合同中约定违约金,那么就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应当承认其法律效力。
借款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借款人在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不能归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也可以要求借款人承担违约金或者其他违约责任。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
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式。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
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的方式是:当事人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违约金需要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不能过分高于或过分低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借款合同违约金没有法律上限,但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损失的30%,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可以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过度高于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
个人借款可以签违约金。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借款合同是可以同时主张利息与违约金的。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 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效,又具有惩罚违约人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效果,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的
借款合同中可以既主张罚息又主张违约金,二者并不冲突。因为罚息主要是当事人之间约定的事项,违约金属于违约责任。《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借款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法院会支持。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在遵循自愿公平的情况下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借款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只要是借贷双方自愿且不违背公平的都受法律保护,当然受法院支持。
借款合同中债权人可以同时主张逾期利息和违约金,但是总计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如果超过的,则对于超过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如果借贷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责任条款,当然可以向债务人主张违约金条款;借贷双方在借款合同中无约定或没有签订借款合同的,一般是不能主张违约金的。但是,可以主张对方赔偿实际损失,譬如要求对方支付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