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有效。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
可向劳动争议仲委会申请仲裁的情形如下: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国家劳动争
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争议依法包括以下争议: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4、因工作时间、社会保险、休息休假、福利、培训及劳动保护发生;5、因劳动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行政复议不过不可以再申请仲裁,不符合仲裁要求。我国《仲裁法》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的劳动合同,逾期签订的,从第二个月起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报酬。您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1、单位严重违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应该签订劳动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有以下几种情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因为要确认双方所产生的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争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因为要签订、履行、更改或者解除现有的一个劳动合同而产生的争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因为劳动者被除名、辞退和或者
当事人一般不可以同时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和主张工伤赔偿,仲裁机构也不可以同时进行仲裁。申请工伤赔偿前应当先经过工伤认定,而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当提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就需要先确认劳动关系。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
劳动仲裁不可以异地仲裁。 劳动仲裁应当向法律规定的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是指劳动关系的实际履行地点;用人单位所在地一般是指用人单位的注册地、登记地。 劳动
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先经仲裁才能起诉。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
劳动者上班几年就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追缴社保几年。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且及时足额支付。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劳动仲裁裁决可以强制执行,但是得满足双方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均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此种情形下,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一方当事人未履行裁决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交执行申请,请求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