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立案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
刑事诉讼法第107条_112条对刑事立案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107条规定了,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108条主要规定了单位和个人报案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果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为: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是指裁定管辖的一种。目的是在于防止和解决因管辖不明而发生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是先行拘留的条件,不涉及拘留的天数。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最长可以达到37天。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
法律关于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若干规定有: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核实。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情形有: 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谁主张,谁举证。 2、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是举证责任倒置
民事诉讼举证质证方法是: 1、证据提出的主体是否合法,民事诉讼证据提出的主体是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当事人包括其诉讼代理人; 2、证据提出的时间是否合法,法院指定时不得少于三十日,时间从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算; 3、证据
民事诉讼法关于受理期限七日内做出。双方因纠纷走司法诉讼程序时,法院受理后会在一定期限内审理裁决。如果当事人对法院裁决结果不满,认为其有误的,可以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审理。
规定了被害人因犯罪分子侵犯人身权利,或毁坏财产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因为人身权利受到损害,而导致丧失能力或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对刑事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失,不受理附带民事诉
1、关于民事抗诉的范围。必须明确的是,民事检察监督应当主要是“事后监督”,即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或者“全程监督”。 2、各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同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裁判及调解书,认为符合法律规定抗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有哪些: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比较多。主要有:第一,证据的种类。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八种;第二,证明责任的分配。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承担举证责任;第三,证人的条件和义务的规定。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