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7
不尽赡养义务的孩子一般是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的。但不是一定能分得遗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孙辈可以取得老人遗产的情形如下: 1、子女先去世,老人的遗产可由孙辈代位继承; 2、子女后去世,老人的遗产也可由孙辈转继承; 3、老人在世时立遗嘱,将财产遗赠给孙辈。
养子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收养是指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在本无自然血亲关系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间形成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养父母子女关系是通过收养的法律行为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收养的子女有继承权。养父或者养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婚生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即养子女和亲生子女一样享有继承权。但是如果没有形成正式收养关系的,该养子女不能享有继承权。
没有办理收养关系的养子女是没有继承权的。 无收养或过继手续的子女,如果收养行为不具备收养关系的生效要件,也没有合法办理收养手续,此类情况下的继子女不能以养子女的身份参加继承。
养父母不可以继承女婿的遗产,女婿的遗产应当由女婿配偶、子女、父母、兄弟继承,遗产继承的父母关系不包括岳父母关系。我国《民法典》法定继承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
继子女不一定有继父母遗产的继承权。法律规定,如果继父母子女之间形成了法律承认的扶养关系,那么继子女就可以作为遗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通过法定继承的方式,在继父母去世后继承继父母的遗产。如果继父母子女之间未形成了法律承认的扶养关系,则继子女只能
未成年子女作为继承人继承的遗产的代管人为法定监护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公民可以立下遗嘱将个人的合法财产留给法定继承人或者赠与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并且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同时,法律规定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忠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但是根据《民法总则》以及我国国情,婚外情关系,违反了我国婚姻法上一夫一妻的
所有法定继承人不一定都能分到遗产。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形下,第二顺序继承人就不能继承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代位继承人是未成年一般是不能多分遗产的,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根据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
外人赡养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得遗产继承。首先,可以通过遗赠抚养协议来继承;没有协议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协议和遗嘱的,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