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4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构成:主体是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主观要件是直接故意;客体是正常证券交易市场秩序;客观要件是行为人利用未公开有关的期货交易内幕信息,明示、暗示他人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 《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证券、
对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人的量刑是: 1、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是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标准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
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犯罪分子,依据刑法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判罚:行为人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认定标准:是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相关关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有严重情节的情形。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其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证券交易管理制度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其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主体的范围不同。该罪的主体是金融机构及有关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体是证券、期货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员;2.犯罪对象不同。该罪对象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的判刑规则: 1、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 2、如果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应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
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量刑: 1、犯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一般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 2、如果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应处以5-10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量刑标准: 1、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加上罚金,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 2、如果是存在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会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金。
对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人的量刑是: 1、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是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