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指原则上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只能赋予给当事人或加在当事人身上,合同只能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而非合同当事人不能诉请强制执行合同。合同只对缔约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主体的相对
所谓合同的相对性,就是指合同只对缔约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主体的相对性。 2、内容的相对性。 3、责任的相对性。
合同的相对性,在法律上指的是合同的效力及于合同的当事人,只对缔约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享有权利和需要履行义务的一般都只是合同的当事人。
合同的相对性是指合同的效力及于合同的当事人,只对缔约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享有权利和需要履行义务的一般都只是合同的当事人。
暂停诉讼时效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 2、其他障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权利人由义务人
债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债权债务纠纷属于一般民事纠纷,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侵权行为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
当事人对于持续性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所适用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因为是持续侵权的,所以诉讼时效的计算时间从侵权行为结束或者最后一次侵权行为开始计算,一直计算到后三年。但总体时间还是三年。
行政诉讼时效,具体如下: (1)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二十年内提起诉讼; (3)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五年内提起诉讼。 一、行政诉讼流程是什么 1
诉讼时效的具体规定包括: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
诉讼时效在2017年的时候改为三年。虽然2017年的时候没有民法典,但是当时有效的民法总则规定了诉讼时效是三年。2021年民法典生效之后,诉讼时效仍然是三年,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