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赔偿范围如下: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2.误工费:按照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4.陪护费。5.残疾生活
医疗纠纷诉讼请求包含: 1、请求医疗机构承担必要的医疗费用; 2、请求医疗机构承医疗事故鉴定费及诉讼费等。 诉讼请求由当事人确定,应当载明在起诉状上。
发生医疗纠纷需要赔偿的金额范围如下: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
医疗纠纷诉讼需要以下材料:身份证等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起诉状,证明原、被告间存在医患关系的材料如门诊、住院病历、医疗费发票等,证明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具体材料。
医疗纠纷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以及推定过错责任原则。我国法律规定,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和解:首先带患者身份证,到病历档案室复印、封存客观病历,然后到医务处投诉相应的科室和医务人员,马上要求院方解决。 行政调解:主管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医调委做为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
1、主体限于医患双方; 2、客体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3、内容围绕诊疗护理服务关系的争执而展开; 4、医患纠纷的产生不都是从患者引发的; 5、医患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医患双方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条件:1.有明确的被告。2.有明确的诉讼请求。3.有明确的损害后果。4.原被告双方确立了明确的医患关系。5.受诉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 二、原告起诉时应当准备的材料:原告的身份证明;被告的主体证
医疗纠纷诉讼程序有: 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 2、诉讼。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
医患纠纷处理的注意事项有: 1、患者在起诉时应注意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 2、医患双方的举证责任不同; 3、应选择最恰当的法律、法规及有针对性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保护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