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1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只有能够证明自己是无罪的才可以结案。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立即释放;需要继续侦查的,符合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进行监视居住;认为有错误的,可以请求复议,但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检察院不起诉有三种情形: 1、证据不足不起诉: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法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刑法》第十六条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
不予批捕受害人意见是不存在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不起诉与不批捕的区别:不批捕说明无罪或犯罪证据不足;不起诉,说明虽然有罪,但检察机关可以不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起诉决定的适用范围是: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
不予批捕的几种情况包含: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帮信罪”是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案件什么时候结束要分具体的情况。检察院不批捕被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12个月就解除取保候审。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1、可以。有酌定不起诉,法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种。 2、不起诉不等同于无罪。免于起诉(即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应当免除刑罚所做的免予追究
不予批捕与不批捕没有区别。 逮捕人犯,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要求逮捕人犯时,必须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应逮捕的,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立即将被拘留者释放。如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