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2
工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以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期间工资由所在单位按月发放。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进行支付,停工留薪期最长为12个月,情况特殊可以延长12个月。
员工工伤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期间,员工的工资不发生变化,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由所在单位按月发放。根据医院的建议、伤情的判断,从员工受伤无法工作接受治疗之日起,停工留薪不得超过12个月。但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
工伤期间工资分以下情形计算: (1)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2)未满12个月,则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3)未满1个月,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月
如果缴纳了工伤保险的,员工的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但是前提是符合规定,如果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则由用人单位自行支付劳动者的工伤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工伤享有下列待遇: 1.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2.停工留薪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生活不能自理的享有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4.构成伤残享有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赋予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用人单位职工的基本权益。所以农民工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挂工伤员工的待遇如下: 1、按规定办理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医疗费用全额报销; 2、由单位按照省内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 3、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职工,应退出生产岗位,并给予一次性伤残补
员工的工伤待遇需要先向工伤认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找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工伤鉴定。 如果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当职工遭到工伤,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或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的,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但有些费用需要用人单位承担,比如停工留薪期
工伤退出工作岗位后,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贴; 2、工伤保险基金每月支付伤残津贴;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
女职工产期待遇: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其他。
女职工在三期内有下列待遇: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任何单位不得以此为由辞退女职工;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可以休产假;以及其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