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人民法院对于行政诉讼作出判决之后,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一般是两年。该申请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如果未规定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
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终审判决后两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 1、申请。原告向下达判决书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需要一并提交的资料
执行有一定的时间程序,不是说几天就能执行完结的。法院一般受理后要先从立案庭移送到执行局,执行局要分案; 分到承办法官后,要先初查(查银行、土地、房产),给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时间的。一般是六个月的执行期限,经院长批准可以
抚养费可以申请几个月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可以申请执行。时间起始点为:一般情况下,为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也就是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的日期。 特殊情况下,如果规定履行期间的,从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计算。强制执行是指,在当事人申请后,人民法院按照法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是2年。 1、申请强制执行是启动执行程序的首要条件; 2、法院在接受了强制执行申请书,并立案后,执行庭有权针对申请人的诉求了解对方的一些财产情况或是执行过程中一系列可能存在的和解建议,这时候有的法官也会采取
拿到判决书后,等判决书生效后且被告在履行期内未履行义务的,胜诉人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期限是两年。 一、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具体是: 1.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审判决生效后的2年内,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自双方收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满后,即可向法律申请强制执行。第二种情况,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上诉需要向一审法院提交上诉状,一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将一审案卷材料移送给二审法院,但是
判决书下来后的15天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书生效后判决主文规定的履行期限过了,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债务人未按照判决或裁定所确定
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或一方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