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5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此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枪支县有较大的杀伤力,一旦丢失,对社会即构成严重的威胁。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
具备以下几个要件构成过失犯罪: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客观上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 3、《刑法》分则对该类过失犯罪进行了明确规定。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是主观上有罪过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犯罪行为、发生了犯罪结果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2、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3、犯罪结果,是犯罪主体实施的
如果当事人因为过失引起火灾,但是没有构成犯罪的,需要根据事故的原因和对责任的认定,来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根据目前的消防法规定,过失引起火灾,但是不构成犯罪的,处以十天到十五天的拘留,并且处罚不超过五百元的罚款;如果情节比较轻微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管理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客观上有出租或者出借自己合法配有的枪支或者单位合法配有的枪支,犯罪对象是枪支。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将个人和单位的合法用枪出租
非法私藏枪支罪构成为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者单位,行为人主观上为故意犯罪,即明知是禁止私人持有的枪支
非法出租枪支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 2、主观要件由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由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枪支的行为构成。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合法配枪的个人和单位; 2、主观方面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为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管理的相关规定; 4、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将个人和单位的合法用枪出租、出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