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以下三种类型合同是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受害人一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存在以上情况之一的那时起一年内要求撤销上述的合同。 (1)重大误解:既一方因自己的过错对合同的背景、目的内容产生重要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既一方在或缺乏
合同在以下情形可以实行撤销: 1、行为人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情形分别有: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撤销的方式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可以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欺诈或胁迫; 2、重大误解; 3、明显不公平。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
合同撤销分为协议撤销和法定撤销。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存在以下情形,可以撤销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合同具备下列情形的可以实行撤销: 1、显失公平的合同,受损方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2、一方当事人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受损方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3、一方基于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受损方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1、重大误解。即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的损失的。 2、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它对利益受损方而言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情形有: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显失公平是
可以撤销合同的条件包括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等。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可撤销合同撤销情形具体如下: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以欺诈手段、胁迫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的合同; 3、显示公平合同。 行为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违反真实
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情形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和趁人之危。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是相对无效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要满足以下: 1、缔约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这其中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 2、合同是否撤销必须由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提出主张时,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才能予以撤销,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一般是不能依职权主动
下列情况可以撤销合同: 1.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需要撤销合同的需要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