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23
一、盗窃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1、盗窃罪与抢夺罪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客观方面行为的隐蔽性和公然性。 2、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对财产所有人当场使用暴力或威胁,而占有他人财物的;而盗窃罪是指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两者的关键
聚众斗殴罪中的中止犯罪的认定: 1、聚众斗殴罪的行为人自己主观上放弃或中止了继续犯罪的想法; 2、聚众斗殴的行为人不仅有中止犯罪的想法同时中止了继续犯罪的行为; 3、中止犯罪必须是发生在行为人犯罪的过程中; 4、聚众斗殴罪中止必须是行为人有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 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
偷骨灰盒敲诈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偷骨灰盒的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敲诈勒索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盗窃罪的数额认定标准: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个人
盗窃数额认定标准: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元至三千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个人盗窃公私财
认定盗窃罪的标准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关于盗窃罪的证据认定标准,具体如下: 1、主体证据。应包括居民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 2、行为证据。应包括被害人关于在具体时间、地点及位置被盗物品及物品特征的陈述;有关知情人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秘密窃取方法实施盗窃行为的证词; 3、结果
在团伙盗窃案件中,对于主犯的认定一般需要通过犯罪分子在团队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为组织领导者等方面进行。《刑法》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是: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个人盗窃公私
盗窃自由财物可能认定为犯罪,涉嫌盗窃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的认定: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应当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盗窃罪的既遂和未遂的认定如下: 1、秘密窃取的犯罪行为造成了行为人非法占有所盗窃公私财务的犯罪结果,也就是说行为人使财产脱离物主的控制,实际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即为既遂。 2、如果行为人已实施盗窃行为,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使财物脱离物主的控